更新时间:2019-01-28 12:02点击: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
时隔不到一年,再度闯关IPO的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合科技)遭受市场质疑的涛声依旧。
力合科技成立于1997年5月,2002年转型进入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领域。2015年,公司首次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历经波折最终被否。2018年6月,公司再次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报告期(2015年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占其净利润三成左右。
此外,2017年以来,力合科技的经营业绩突然加速增长,与此前止步不前大相径庭。与之相比,其货币资金的增速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截至当年底,其货币资金余额为2.12亿元,增幅为87.30%,远远超过同期营业收入增速。
招股书显示,力合科技向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销售的收入占比达七成,而这些客户的财务预算、结算都有严格的规定,提前支付货款的可能性不大。而这,也从公司应收账款持续增长中可以印证。
1月24日晚,力合科技回复长江商报记者称,应收账款等增长与销售规模增长有关,具有合理性。
补血募资额增加7倍
二度IPO的力合科技仍难逃真实盈利能力不强的质疑。
力合科技的上市之路颇为曲折。2013年7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5年,力合科技寻求转板至主板市场,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当年4月20日向证监会申报,5月8日进行了预披露。一年半的艰辛排队等待,直到2016年11月10日才进行预披露更新。2个月后,就在公司准备上会之时,因有事项需进一步落实,临门一脚之前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一等又是半年。2017年7月,力合科技终于等到了上会。遗憾的是,力合科技成为当年首家被否的IPO企业。
被否一年不到,力合科技又重新向深交所创业板冲刺。再次IPO,力合科技拟募资金额也有了较大变化。前次IPO,力合科技拟募资2.06亿元,其中0.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这一次,募资总额飙升至8.7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资增至4亿元,较上次IPO增加了7倍。
其他三个募投项目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资金也由5804.32万元增至8685.31万元。运营服务体系及第三方检测项目原拟使用募资5455.71万元,如今变为2.96亿元。几乎是相同的项目,短短一年半年时,变化如此之大让人不解。
据披露的业绩显示,2015年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的净利润为3953.89万元、5324.40万元、7761.07万元、5195.58万元,2016年以来出现较快增长。
不过,在上述净利润中,税收优惠功不可没。同期,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分别为为1180.57万元、1519.81万元、2908.77万元、1478.62万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的29.86%、28.54%、37.48%、28.46%,平均在三成左右。由此可见,力合科技对税收优惠存在较高的依赖。
货币资金与营业收入变动不匹配
除了令人诟病的持续盈利能力,力合科技的具体经营数据,也有可疑之处。
力合科技主营为客户提供环境监测系统及运营服务,从其前十大客户名单看,日常业务开展多依托地方政府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客户收入比重分别为59.83%、64.84%、70.46%、70.89%。
不过,贡献营业收入的主力同时也是欠款大户。报告期末,力合科技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16亿元、1.23亿元、1.38亿元、2.01亿元,分别占流动资产的42.78%、37.02%、28.44%、38.67%。对于应收账款快速增长,力合科技向长江商报记者解释称,源于销售规模增长,与营业收入规模增速匹配。报告期,应收账款余额与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3.67%、55.56%、44.66%、53.73%。
从公司客户角度看,因为公司回款的主力是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这类客户受财政决算影响,账款结算较为稳定。那么,力合科技的资金回流也应该较为稳定。
然而,力合科技2017年的货币资金却出现大幅异动。2017年,其货币资金余额为2.12亿元,同比增长87.30%,远超当期营业收入37.79%的增速。从增加净额看,营业收入增长1.01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增加0.99亿元。而公司应收账款正常回款率仅为60%左右,货币资金突然大幅增加颇为可疑。此外,2017年,公司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这表明当年不仅不会因此增加货币资金,反而是减少货币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之前,力合科技的货币资金余额增速与营业收入大体相当。
对于上述货币资金这一现象,力合科技仅解释称,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且销售回款情况良好。显然,这一解释并无说服力。既然公司现金流回流状况如此之好,公司无长短期债务,此次上市拟将4亿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似乎毫无必要。然而,公司又称未来三年,公司营运资金缺口为4.29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还注意到,力合科技的创始人之一左颂明及多位员工还卷入过几起行贿事件。力合科技在此前招股书中曾选择将行贿事件遗漏,直到媒体质疑、监管追问,公司才补充披露。
对于上述行贿犯罪事件,1月24日晚,力合科技回应长江商报记者称,上述员工行贿事件属于员工个人行为。公司未因任何行贿事项受到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符合首发上市有关发行条件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