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31 08:01点击:10660
青年时报(记者 刘永丽)“以前菜市场里又脏又乱,真不想往里进,现在却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让人很舒心,这才是真正的‘逛’菜场啊。”正在杭州下城区朝晖四六区农贸市场买菜的胡奶奶笑着说。
这个月初,朝晖四六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后重新开门。卫生好了,环境美了,食品安全更有保障,而且菜价不变,住在附近的老百姓都开心得不得了。
今年,杭州出台《2019年省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实施方案》,全市57家市场申报创建放心市场,各创建主体都制订了推进时间计划表,要为老百姓的“菜篮子”做些切切实实的实事。
以前逛个菜场都怕摔跤
现在买菜和逛街一样舒心
朝晖是杭州有名的老小区之一,房子基本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居住在这里的不少是老底子杭州居民。 今年81岁的胡奶奶1982年搬到朝晖六区,已在这里住了37年。“基本上每天都要买菜,前段时间外孙女在附近读书,饭菜也是我来烧。正是读书的年纪,营养要跟上啊。”胡奶奶说。
说起改造前的农贸市场,胡奶奶连连摇头。“环境和现在自然没法比。以前,整个菜场里都是乱哄哄的,最大的问题是地上也湿答答的,我走过去都担心摔跤,每次买个菜都提心吊胆的。”胡奶奶说,现在好了,菜场很干净,步子迈得可安心了。
今年5月,朝晖四六区农贸市场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提升改造。改造后的菜场整体呈规整的长方形,尽管面积大小没有变化,但与先前的杂乱布局相比,可以明显看出规划更为合理,空间看起来也更大。菜品码放得整整齐齐,哪里是果蔬区、肉类区、海鲜水产区、熟食区,全都一目了然。
一走进农贸市场,右手边就是一块智慧农贸大数据实时交易云图,上有近七天的交易汇总、每日热销排行榜、近期菜价等信息。 另外,每个摊位的上方都悬挂有一个小型显示屏,可查店主信息、价格变动,也能货品溯源。
对于提升改造后的农贸市场,胡奶奶连连感叹科技感强:智能电子秤里接入了支付宝、微信、银联等多样化支付渠道。可以用手机“扫一扫”进行支付,也可以使用刷脸支付。
“回头我也要研究一下刷脸支付怎么弄,不能落后时代。”胡奶奶笑着说,其实天天买菜,每次买得也不多,但改造后的农贸市场让人很舒心,这些天她都会在里面待大半个小时,买菜的同时和认识的摊主聊聊天。
从拥挤杂乱到井井有条
摊主感叹工作环境“高大上”
在朝晖四六区农贸市场,水果摊位靠近主入口,给人较好的视觉和嗅觉效果;水产海鲜被安置在易于通风散味的位置;冰鲜冻品则靠近后入口便于运送冰块……这些人性化的举措缘于改造者对农贸市场的研究和科学规划,也缘于对消费者购物习惯和商贩使用习惯的洞察。
朝晖四六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后,满意的可不只老百姓,摊主们也是满脸笑容。朱师傅和老婆在这里卖了20多年蔬菜了。“早上6点肯定在菜场了,晚上6点后收摊,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是在菜场里度过的。”他说,“上班”环境改善后,大家的精神气都足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这个地面抬高了15厘米,看似一个小小的改变,其实让我们舒服了不少。”朱师傅坐在椅子上一边处理菱角一边说,“你看啊,我这样坐着在这个台面上忙活,高度刚刚好,没有以前那么累了。”他说最关键的是,以前消费者来买菜,而他们面前都是堆积如山的蔬菜,打个照面都得探出脑袋来,给人的感觉不太好,也不利于沟通。
而且抬高的这15厘米里面,将老化的电路、水路重新铺排,线路“藏”了进去,地面清爽干净,“有什么垃圾也不好随意丢弃了。”
还有一点,以前农贸市场里大家烟随便抽,还有摊主在卖炒菜,“说乌烟瘴气一点也不夸张,尤其是炒辣椒时,呛得全菜场的人都在咳。现在就不行了,我们抽烟也要出去抽。”
改造提升的还有各类“软实力”
进菜场买菜年轻人明显增多
朱师傅说,来买菜的年轻人也多起来了,“以前年轻人在菜场门口看一眼就走了,现在走进来的明显多了,不少人好奇地问啥时候弄得这么时尚了。”
确实,提升改造后的农贸市场称得上“时尚”,连头顶的灯光设计都有讲究,光打下来后蔬菜的颜色都格外显眼,菜场里也明亮了不少,水产摊位上方的门楣还进行了定制化设计。
环境变好了,“软实力”也有了很大提升。比如,食品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蔬菜检测用全套自动化高科技设备进行,抽检批次也更多。
垃圾分类方面,朝晖四六区农贸市场也走在了前列。“用菜叶子等易腐垃圾打造一个生态闭环,让生鲜垃圾不出农贸市场就能得到很好的回收处理。”朝晖四六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主要负责人吴刚介绍。
●“民心工程”真正走入民心
预计投入资金15103万元
全市57家市场
申报创建放心市场
农贸市场这个“民心工程”,杭州一直很重视,2012年就提出市场改造提升意向。2013年,杭州起草了市区农贸市场二次改造提升实施方案,80家农贸市场列入改造提升计划。
去年,杭州市政府开启市区农贸市场新一轮改造提升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对主城区政府定点配套农贸市场进行再提升,重点就是给农贸市场加装空调。初步计划,2018年完成40%的改造,2019年完成40%,2020年全部完成。
2014年,浙江实施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工作,即“消费环境放心、食品安全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价格计量放心”。当年,杭州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建设任务,并实现了放心市场综合评分、放心市场建设数量全省“两个第一”。
此后,杭州的放心农贸市场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今年,在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落实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中,明确全市57家市场申报创建放心市场。为了具体落实,杭州还出台了《2019年省放心农贸市场创建实施方案》。今年,杭州预计投入资金15103万元用于放心农贸市场创建,确保市场提升和创建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