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社

分享互联网新闻

23个村共奔振兴路,看庵上湖村如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更新时间:2019-10-05 19:00点击:

  23个村抱团,共奔振兴路

  看庵上湖村如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台上演员唱着吕剧《龙凤面》,台下村民跟着哼唱。10月3日上午,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荷兰式玻璃温室外,56岁的庵上湖村村民赵修光瞅着台上热闹的节目和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扭头对同村老大哥胡兆利咧嘴一笑:“咱村里现在真热闹,文化活动搞了起来!”

  70多岁的胡兆利接过话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刚吃饱饭,九十年代吃好饭,进了新世纪开始鼓腰包。原来担水喝,如今通了自来水;原先烧柴火,如今又通了天然气。”

  上世纪九十年代,赵修光与胡兆利开始琢磨怎样吃好饭。先是当时年轻的赵修光下了手,1995年在自家田里盖起了冬暖式大棚,种上了翠绿的黄瓜。赵修光说,当时村里人还不敢尝试,他种了几年后,胡兆利才跟着尝试了一把,成了庵上湖村第二户种大棚菜的农户。

  头两年,由于大棚数量少,赵修光要自己跑出去卖,加上品种和管理跟不上,种了几年大棚也没赚到多少钱。“兆利老哥,咱村发展多亏了成立合作社和搞规模化种植。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俺今年一茬线椒就卖了10多万元呢。”赵修光喜滋滋地说。

  这老哥俩不远处,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也与五图街道邓家庄村党支部委员王青海头对头聊得热火朝天。邓家庄村与庵上湖村挨得近,只有5公里路程,但发展逐渐落在了庵上湖村后面。

  “要说俺村发展有啥经验,那就是把‘潍坊模式’落了地。”今年56岁的赵继斌从2001年起担任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庵上湖还是个无资源优势、无区位优势、无产业优势的落后村。赵继斌明白,落后村要发展,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其中,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这一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潍坊模式”就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

  赵继斌先领着村民去寿光、诸城等地“开眼界”,又连开了7次党员会、4次户代表会。之后,庵上湖村开始了大动作:流转土地,兴建大棚,发展合作社,党员带头搞起了优质瓜菜种植。“要发展好,就要打牌子。我们在蔬菜品质上做文章,从发展无公害瓜菜,到种植绿色、有机蔬菜,打出了‘庵上湖’品牌。”赵继斌说,“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日臻成熟,最初只有15户社员的华安瓜菜合作社已经发展到243户社员。2018年,庵上湖村集体收入达到9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5万元。

  “落后”了的邓家庄村也着了急。2017年大年初八,邓家庄村“两委”就集体到庵上湖村“拜年”,学习该村的“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建起蔬菜大棚,并选择走品质化路子,经过几年发展,也打出了名声。目前,邓家庄村已有37个高温棚,今年7月份又动工修建占地31.5亩的全钢结构半高温棚。

  “刚开始是单独学习庵上湖,如今俺村与庵上湖联系更密切了。”王青海说。如今,包括邓家庄村在内,五图街道今年有23个村划到了以庵上湖村为核心的方山—庵上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内,为的就是在做强做精庵上湖村“点”的同时,带动周边村这个“面”,从而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片区带动、全域提升,是潍坊市创新提升“潍坊模式”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潍坊市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统领,坚持产业为基、全面振兴,片区带动、全域提升,城乡融合、全要素支撑,组织引领、全民行动,推动“三农”工作实现由量到质、由线到面、由局部到全域、由物质到精神的飞跃。

  9月14日,庵上湖村用旧学校改建的幸福院正式运营,包括胡兆利在内的23名本村老人住了进去。胡兆利告诉记者,他的子女每年只需拿3000元钱,加上他本人的630元土地流转费,剩下的费用则由村集体兜底,“吃饭有荤有素,还有人照顾,甭提多好了。”

  “前几年就想搞幸福院但不敢搞,因为那时村集体收入不稳定。现在心里有了底,仅我们的乡村振兴学院每年就有20万元的保底分红,这些钱将全部投入到幸福院中。”指着完成主体建筑的庵上湖乡村振兴学院,赵继斌告诉记者,这所由工商资本下乡建设的学院投入使用后,将整合各类涉农培训资源,打造科技、人才等资源向乡村汇聚的承接载体,助力乡村振兴。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