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23 06:04点击:
广西新闻网大化4月9日讯(通讯员 韦哲 覃文军)4月3-4日,“壮族三月三·大化嘉年华”文化旅游暨全国民族特色美食大联展系列活动热闹开展,大化瑶族自治县壮瑶同胞欢聚一堂,举行祭河、“笑酒”等民俗文化活动,构成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欢乐场面。期间,全国30多个民族代表齐聚大化,共话民族餐饮绿色康养产业发展,并展示民族特色美食,共筑民族特色美食盛宴。
壮瑶同胞欢歌庆佳节
在活动中,搬迁入城的壮瑶同胞对唱起山歌,敲起铜鼓跳起舞,进行“笑”等民俗文化表演,歌唱美食文化、旅游文化、移民搬迁等发展带来的好处。
同时,举行祭祀红水河活动,通过千人诵祭文、放生河鱼、抛洒五色糯米饭、举行山歌对唱及壮瑶民俗文化节目表演,表达感恩红水河、敬畏红水河之情,以及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共话民族餐饮 促绿色康养产业发展
4月3日,2019中国民族餐饮发展大会在大化县举行,全国30多个民族80多家知名餐饮企业代表齐聚于此,探讨民族餐饮发展的新未来。
会议同期举行民族餐饮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就当前民族餐饮发展与趋势进行解读;民族餐饮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弘扬民族餐饮文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进行了交流发言。
“大化生态优越,生态食材丰富,宜游宜居,发展美食产业不仅可以吸引八方嘉宾,还是大化走向全区、走向全国的快速通道。”中国烹饪协会特邀执行副会长李亚光说。
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作了题为“美食驱动促发展 创新引擎助脱贫”的主旨演讲,介绍大化实施“美食驱动”战略的探索与实践。大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蓝胜介绍大化区位、生态环境、生态食材等方面优势,明确大化“康养福地、美食之乡”的旅游发展定位。
会议发布中国民族餐饮绿色康养产业发展倡议;举行项目协议签约仪式,助推大化生态食材“走出去”;大化县人民政府与中国烹饪协会签署民族餐饮和美食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30多个民族美食大联展
4月4日,在易地扶贫搬迁古江安置区内的达吽美食小镇美食广场,“壮族三月三·大化嘉年华”文化旅游暨全国民族特色美食大联展活动隆重举行。全国30多个民族80多家餐饮品牌企业代表进行民族特色美食联合展示,共筑民族特色美食盛宴。
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兼经济发展司司长葛忠兴、中国烹饪协会特邀执行副会长李亚光以及10省区烹饪协会领导参加活动。广西壮、瑶、苗、侗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悉数亮相。
北有满汉全席,南有壮瑶大席。在达吽美食小镇美食广场中间,摆出了36米长的壮瑶大席,摆上了韭鲜汤、“鱼帆风顺”等近百个壮瑶美味,充分展示壮瑶大席这个被列入广西十大名宴,并荣获中国烹协授予“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名宴”称号的宴席的风采,吸引众多游客围观。
“壮瑶大席不仅汇聚南方美食精华,体现壮瑶民族特色,还是生态、康养、长寿菜品。”中国烹饪协会民族餐饮委员会总干事张文春说。
广场四周,各民族特色美食有序展出,玉盘珍馐,芳香四溢,令人垂涎。当天,各民族餐饮企业开展免费品鉴活动,现场游客品尝到了不一样的舌尖上的民族味道。大化县还展示了本地康养食材及地标产品,就食材和美食与各兄弟民族相互交流,共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曾大文认为,在大家的共同交流中,特色美食才能达到优势互补,才能做得精致,才能更扎实地推动脱贫攻坚战。大化在这方面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近年来,大化实施美食驱动发展战略,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中国长寿之乡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康养福地、美食之乡”品牌,不断提升大化绿色、生态食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化县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达吽美食小镇,打造中国康养旅游美食天堂,汇聚全国特色美食,让“吃天下 到大化”这一声誉传遍大江南北,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美食产品和游客聚集大化,推动旅游扶贫、消费扶贫,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全县形成了餐饮业、特色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美食带动餐饮业快速发展。2018年以来,全县新办餐饮店423家,新增从业人员1093人。目前,全县饮食店已发展到1331家,从业人员3187人,注册资本18165.98万元。二是带动了生态食材发展。目前大化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雅龙旱藕粉、大化白玉薯、黑豆等生态食材供不应求。三是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促进了消费扶贫。2018年,大化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17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2亿多元,同比增长36%。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多元,增长11.3%,1.5万贫困群众摘掉穷帽。